2021年浙江工商大學碩士研究生自命題861金融學基礎考研大綱
來源:浙江工商大學 更新時間:2020年08月21日 15:47:51
暑假不停學!8月下旬,各大研招院校考試大綱陸續發布。各位考研考生要好好把握暑假時間,跟著目標院校發布的考試大綱制定復習計劃!為幫助考研考生們帶著目標去學習,合理高效地完成自己的備考復習計劃,中公考研網校老師整理了“2021年浙江工商大學碩士研究生自命題861金融學基礎考研大綱”,快來關注吧!也可關注2021年浙江工商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科目考研大綱,一鍵獲悉目標學校考研大綱最新相關信息!
一、考試性質
《金融學基礎》是金融學(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的基礎課考試科目,其目的是考察考生的經濟學、金融學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掌握能力是否達到進入碩士生學習階段的水平。
二、考試要求
測試考生對于與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貨幣金融學相關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的掌握和運用能力。
三、考試內容
第一部分 微觀經濟學
一、 緒論
● 微觀經濟學的主題
● 什么是市場?
● 為什么要學習微觀經濟學?
二、 供給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 供給和需求
● 市場機制
● 市場均衡的變動
● 供給和需求的彈性
● 短期彈性與長期彈性
● 政府干預的后果--價格控制
三、 消費者行為
● 消費者偏好
● 預算約束
● 消費者選擇
● 顯示偏好
● 邊際效用與消費者選擇
四、 個人需求和市場需求
● 個人需求
● 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
● 市場需求
● 消費者剩余
● 網絡外部性
五、 生產
● 廠商及其生產決策
● 一種可變投入(勞動)下的生產
● 兩種可變投入下的生產
● 規模報酬
六、 生產成本
● 成本的測度:哪些成本重要?
● 短期成本
● 長期成本
● 長期成本曲線與短期成本曲線
● 兩種產品的生產--范圍經濟
七、 利潤最大化與競爭性供給
● 完全競爭市場
● 利潤最大化
● 邊際收益、邊際成本和利潤最大化
● 選擇短期產量
● 競爭性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
● 短期市場供給曲線
● 長期的產量選擇
● 行業的長期供給曲線
八、 競爭性市場分析
● 政府政策的損益評價--消費者剩余和生產者剩余
● 競爭性市場的效率
● 最低限價
● 價格支持和生產配額
● 進口配額與關稅
● 征稅或補貼的影響
九、 市場勢力:壟斷和買方壟斷
● 壟斷
● 壟斷勢力
● 壟斷勢力的來源
● 壟斷勢力的社會成本
● 買方壟斷
● 買方壟斷勢力
十、 有市場勢力的定價
● 攫取消費者剩余
● 價格歧視
● 跨期價格歧視和高峰負荷定價
● 兩部收費制
十一、 壟斷競爭和寡頭壟斷
● 壟斷競爭
● 寡頭壟斷
● 價格競爭
● 競爭vs.共謀:囚徒困境
● 囚徒困境對寡頭定價的意義
● 卡特爾
十二、 投入要素市場
● 競爭性要素市場
● 競爭性要素市場的均衡
● 有買方壟斷勢力的要素市場
● 有賣方壟斷勢力的要素市場
十三、 一般均衡與經濟效率
● 一般均衡分析
● 交換的效率
● 公平與效率
● 生產的效率
● 自由貿易的好處
● 總結--競爭性市場的效率
● 市場為什么會失靈?
十四、 信息不對稱的市場
● 質量不確定性與“檸檬”市場
● 市場的信號傳遞
● 道德風險
● 委托-代理問題
第二部分 宏觀經濟學
一、宏觀經濟學科學
● 宏觀經濟學家研究什么?
● 經濟學家是如何思考的?
二、宏觀經濟學的數據
● 衡量經濟活動的價值:國內生產總值
● 衡量生活成本:消費者價格指數
● 衡量失業:失業率
● 結論:從經濟統計數字到經濟模型
三、 國民收入:源自何處?去向何方?
● 什么決定了產品與服務的總生產?
● 國民收入如何分配給生產要素?
● 什么決定了產品與服務需求?
● 什么使產品與服務的供給和需求達到均衡?
四、 貨幣系統:它是什么?如何起作用?
● 什么是貨幣?
● 銀行在貨幣系統中的作用
● 中央銀行如何影響貨幣供給
五、 通貨膨脹:起因、影響和社會成本
● 貨幣數量論
● 貨幣鑄造稅:從發行貨幣得到的收益
● 通貨膨脹與利率
● 名義利率與貨幣需求
● 通貨膨脹的社會成本
● 惡性通貨膨脹
● 結論:古典二分法
六、失業
● 失去工作,尋找工作,以及自然失業率
● 工作搜尋和摩擦性失業
● 實際工資剛性與結構性失業
七、 經濟增長Ⅰ:資本積累與人口增長
● 資本積累
● 資本的黃金律水平
● 人口增長
八、 經濟增長Ⅱ:技術、經驗和政策
● 索洛模型中的技術進步
● 從增長理論到增長經驗研究
● 促進增長的政策
● 超越索洛模型:內生增長理論
九、 經濟波動導論
● 關于經濟周期的事實
● 宏觀經濟學的時間范圍
● 總需求
● 總供給
● 穩定化政策
十、 總需求Ⅰ:建立IS—LM模型
● 產品市場與IS曲線
● 貨幣市場與LM曲線
● 結論:短期均衡
十一、 總需求Ⅱ:應用IS——LM模型
● 用IS-LM模型解釋波動
● 作為總需求理論的IS—LM模型
● 大蕭條
十二、 總供給與通貨膨脹和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
● 總供給的基本理論
● 通貨膨脹、失業和菲利普斯曲線
十三、 理解消費者行為
●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與消費函數
● 歐文·費雪與跨期選擇
● 弗朗哥·莫迪利亞尼與生命周期假說
● 米爾頓·弗里德曼與永久收入假說
● 羅伯特·霍爾與隨機游走假說
● 戴維·萊布森與即時滿足的吸引力
十四、 投資理論
● 企業固定投資
● 住房投資
● 存貨投資
十五、 關于穩定化政策的不同觀點
● 政策應該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 政策應該按規則實施還是斟酌處置?
十六、 政府債務和預算赤字
● 政府債務的規模
● 衡量問題
● 傳統的政府債務觀點
● 李嘉圖學派的政府債務觀點
● 關于政府債務的其他觀點
十七、 金融系統:機會與危險
● 金融系統是做什么的?
● 金融危機
第三部分 貨幣金融學
一、為什么研究貨幣、銀行與金融市場
● 為什么研究金融市場
● 為什么研究金融機構和銀行
● 為什么研究貨幣和貨幣政策
● 為什么研究國際金融
● 我們如何研究貨幣、銀行與金融市場
二、金融體系概覽
● 金融市場的功能
● 金融市場的結構
● 金融市場工具
● 金融市場的國際化
● 金融中介機構的功能:間接融資
● 金融中介機構的類型
● 金融體系的監管
三、什么是貨幣
● 貨幣的含義
● 貨幣的功能
● 支付體系的演進
● 貨幣的計量
四、理解利率
● 利率的計量
● 利率與回報率的區別
● 實際利率與名義利率的區別
五、利率行為
● 資產需求的決定因素
● 債券市場的供給與需求
● 均衡利率的變動
● 流動性偏好理論:貨幣市場的供給與需求
● 流動性偏好理論:均衡利率的變動
● 貨幣與利率
六、利率的風險結構與期限結構
● 利率的風險結構
● 利率的期限結構
七、股票市場、理性預期理論與有效市場假說
● 計算普通股價格
● 市場如何確定股票價格
● 理性預期理論
● 有效市場假說:金融市場中的理性預期
● 為什么有效市場假說并不意味著金融市場是有效的
● 行為金融
八、金融結構的經濟學分析
● 世界各國金融結構的基本事實
● 交易成本
● 信息不對稱: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
● 次品車問題:逆向選擇如何影響金融結構
● 道德風險如何影響債務合約和股權合約的選擇
● 道德風險如何影響債權市場的金融結構
九、銀行業與金融機構的管理
● 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 銀行的基本業務
● 銀行管理的基本原則
● 信用風險管理
● 利率風險管理
● 表外業務
十、金融監管的經濟學分析
● 信息不對稱是金融監管存在的原因
● 金融監管的類型
十一、銀行業:結構與競爭
● 銀行體系的歷史發展
● 金融創新與“影子銀行體系”的發展
● 美國商業銀行業的結構
● 銀行并購與全國范圍的銀行業
● 銀行業與其他金融服務業的分離
● 儲蓄業:監管與結構
● 國際銀行業務
十二、金融危機
● 什么是金融危機
● 金融危機的發展過程
● 全球金融危機:2007—2009年
● 金融監管的反應
● “太大不能倒閉”和未來的金融監管
十三、中央銀行與聯邦儲備體系
● 聯邦儲備體系的起源
● 聯邦儲備體系的結構
● 聯邦儲備體系的獨立性如何
● 美聯儲應當保持獨立性嗎
● 解釋中央銀行的行為
● 歐洲中央銀行的結構和獨立性
● 其他外國中央銀行的結構和獨立性
十四、貨幣供給過程
● 貨幣供給過程的三位參與者
● 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
● 控制基礎貨幣
● 多倍存款創造:簡化模型
● 貨幣供給的決定因素
● 貨幣供給過程概覽
● 貨幣乘數
十五、貨幣政策工具
● 準備金市場和聯邦基金利率
● 常規貨幣政策工具
● 非常規貨幣政策工具與量化寬松
● 歐洲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工具
十六、貨幣政策操作:戰略與戰術
● 物價穩定目標與名義錨
● 貨幣政策的其他目標
● 物價穩定是否應作為最主要的貨幣政策目標
● 通貨膨脹目標制
● 美聯儲貨幣政策戰略的演進
● 全球金融危機對于貨幣政策戰略的啟示
● 中央銀行是否應制止資產價格泡沫
● 戰術:選擇貨幣政策手段
● 戰術:泰勒規則
十七、貨幣數量論、通貨膨脹與貨幣需求
● 貨幣數量論
● 預算赤字與通貨膨脹
● 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
● 貨幣需求的組合理論
● 貨幣需求的實證分析
十八、IS曲線
● 計劃支出與總需求
● 總需求的組成部分
● 商品市場均衡
● 理解IS曲線
● 推動IS曲線位移的因素
十九、貨幣政策與總需求曲線
● 美聯儲與貨幣政策
● 貨幣政策曲線
● 總需求曲線
二十、總需求—總供給分析
● 總需求
● 總供給
● 總供給曲線的位移
● 總需求曲線和總供給曲線的均衡分析
● 均衡的變化:總需求沖擊
● 均衡的變化:總供給(通貨膨脹)沖擊
● 對其他國家經濟周期的總需求—總供給分析
二十一、貨幣政策理論
● 貨幣政策對沖擊的反應
● 政策制定者需要多積極才能穩定經濟活動
● 通貨膨脹:無論何時何地都是貨幣現象
● 通貨膨脹型貨幣政策的起因
● 零利率下限的貨幣政策
二十二、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
●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 對貨幣政策的啟示
四、考試方式與分值
本科目滿分150分,其中,微觀經濟學部分45分左右,宏觀經濟學部分45分左右,貨幣金融學部分60分,由浙江工商大學命題,全國統一考試。
五、參考書目
1、羅伯特·S·平狄克、丹尼爾·L·魯賓費爾德著,《微觀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八版。
2、N·格里高利·曼昆著,《宏觀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九版。
3、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著,《貨幣金融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十一版。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責任編輯:lyr87722 】